出现便血需警惕 这些疾病要注意
来源:肛肠外科 作者:项征剑 

发布时间: 浏览:2349

最近,家住承德市双桥区的李女士出现了便血的症状,以为是痔疮没有予以重视,几天后肛门疼痛难忍,无法正常活动,被家人紧急送往承德市中心医院就诊,被确诊为肛裂。

承德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公众:夏季是肛肠疾病的高发季节,由于天气炎热干燥,人体水分流失大,所以大多数人出现便血症状时认为仅仅是便秘、痔疮造成的,然而千万不可轻易下结论,错把肛肠疾病当做单纯的痔疮发作来看,耽误了最佳治疗期。

便血是指排便混有血液,或便前便后带血,甚至排出的全为血液。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表现,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肛管、直肠或结肠,有时位于小肠,可由于局部或全身多种疾病引起。便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部位的高低,出血量的多少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的长短。肛门、直肠下端常排出鲜血或附着在成形大便的表面;结肠上段出血时,血液常和粪便均匀混合,并呈酱红色;小肠以上出血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,可排出柏油样大便。


便血是这些疾病在作祟

消化道病变

1.肛管疾病:包括痔疮、肛裂、肛瘘。

2.直肠疾病:直肠炎症主要包括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病、血吸虫病、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、肠结核、放射性直肠炎;直肠肿瘤主要包括直肠息肉、乳头状瘤、直肠癌及临近肿瘤浸润直肠;直肠损伤主要由硬结粪块、异物等损伤直肠黏膜从而引起。

3.结肠疾病:包括炎症如非特异性结肠炎、结肠crohn病、结肠憩室炎与憩室溃疡、结肠癌、结肠息肉等。

4.小肠疾病:包括肠结核、肠伤寒、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、Mechel憩室炎及憩室溃疡、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等。


下消化道血管病变

1.缺血性肠病:包括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、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、肠套叠、肠扭转等。

2.血管壁病变:包括动脉瘤破入肠道、过敏性紫癜、维生素C及维生素PP缺乏、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。


全身性疾病

1.急性传染病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等。

2.血小板因素:包括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,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

3.凝血机制障碍:如血友病、维生素K缺乏等。

4.尿毒症:尿毒症后期常导致肠黏膜糜烂与溃疡从而引起出血。

5.结缔组织病: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皮肤炎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广泛性中小动脉炎等。

以上是便血的一些常见原因,具体便血由何种原因引起则需要医生的诊断才能确定。通过明确诊断,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,才能使疾病得到及时、准确、有效的治疗。


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医生给予科学诊断

临床医生会根据以下几方面对便血进行正确的诊断。

年龄与性别:结肠癌与直肠癌一般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,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基础上发生或合并血吸虫病者的发病年龄较早;结肠憩室病多见于60岁以上年老患者;结肠息肉病患者大多为青年人,儿童次之;局限性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青壮年。

发病前病史:钩端螺旋体病、流行性出血热及血吸虫病均有来自疫区或接触疫水史;痢疾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有与痢疾患者接触史和过去史;放射性结肠炎或直肠炎患者常为生殖道或盆腔恶性肿瘤,女性患者或前列腺癌男性患者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后发生;结肠息肉病患者常有家族史。


血便颜色性状不同 病变部位各异

必须注意便血的颜色是鲜红或暗红纯血、还是混有脓和粘液、大便与血相混还是大便与血液分开、或在大便后滴出。高位结肠或回肠下段出血时,血便呈暗红色,和粪便均匀混合;回肠以上出血的大便一般虽为柏油状,但当急性大量出血时,也可排出暗红色血便,甚至为紫红色血块,不易和前者区别;降结肠、乙状结肠出血多为附在大便表面的鲜红色血;直肠或肛门出血,见于排便前后的滴血或鲜血自肛门涌出;血便混有粘液或脓液者,一般指示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、直肠的糜烂、溃疡等炎性病变,常见于痢疾、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左侧结肠、直肠肿瘤。


出现如下症状是肠道疾病的预警信号

内痔便血常在大便前后发生;肛裂常在排便时及排便后伴有便血;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、结肠憩室常呈间歇性便血;结肠癌则为持续性便血。结肠息肉病常出现反复便血。上述疾病的便血一般起病均较缓慢,持续时间较长;性细菌性痢疾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、出血坏死性肠炎引起便血起病均较急;伤寒病肠出血常在病程第2-3周以后发生,量较多,且均伴有全身毒血症;肠套叠、肠系膜动脉栓塞便血起病均较急,出血量大,伴严重腹痛。

全身症状:肠伤寒、肠结核、痢疾等各有伴随的其他症状;排出大量鲜红或暗红色血便,而伴有腹痛、腹胀甚至有休克者,可见于肠套叠、出血坏死性肠炎或肠系膜动脉栓塞,后者多有动脉硬化、感染性心内膜炎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与心房纤颤等病变基础;如便血同时有全身出血倾向者,应考虑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小板功能异常、血小板无力、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等;贫血和便血不相称,且有体重逐渐减轻者应怀疑结肠癌。


便血要就医 检查诊治要及时

医生会结合以上所述便血的情况为患者做必要的检查,如肛门指诊是便血患者体格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项目,可初步筛查:痔、直肠肿瘤等。实验室检查包括:粪便常规、潜血检查及血常规、凝血检查等。影像学检查包括:X线消化道造影、螺旋CT、核磁共振、B超检查等。内窥镜检查包括:直肠镜、乙状结肠镜、纤维结肠镜等,纤维结肠镜可窥视全结肠病变,并可取活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,对临床便血是否由结肠病变引起有重要诊断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便血要警惕 千万别大意

长期便血易引发贫血,贫血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,从两方面影响人体循环机能,一是使血液载送氧气的能力减少,以致体内组织充氧的作用不良,损害身体健康。表现为:面色苍白或萎黄,口唇、眼结膜及指甲床色淡,头发干枯,精神萎靡,容易疲倦;肝脾肿大,心律加快,心脏扩大,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;消化功能减退,食欲不振,吸收较差,常腹泻;注意力不集中,气喘乏力;贫血后期可出现头面部、下肢浮肿。二是会使血液的黏滞性减少,也就是血液变得稀薄,回流心脏的血量增多,进而增加心脏的负荷,严重时,可能导致心力衰竭。而这种贫血患者的自觉症状,跟心脏病初期的症状相似,只要做些轻微的运动或上坡、甚至爬楼梯时,就会心跳气急,头晕昏沉,病势一旦发作,心脏就会逐渐衰弱下来,进而使病况恶化。


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康体健的关键

每天定时大便,(没有大便也要定时到厕所做排便条件反射训练),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,以5分钟左右为宜;饮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、煎炒、油炸、烈酒等不消化刺激性食物,多食水果、蔬菜和纤维性食物,多饮水,尤其是香蕉、蜂蜜类润肠通便食物;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喝一杯温盐水或凉白开水,以促进肠蠕动;如果大便干燥的情况下,不可自己随便乱用泻药,排毒药、芦荟胶囊等,长期服用不仅会加重便秘而且会形成药物依赖性;不要久站久坐,适当增加运动,特别是提肛运动;便前便后坐浴熏蒸,保持肛门的清洁。


专家提示:

现代社会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饮食习惯不断改变,结肠癌及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,且发病年龄较以前明显提前,而直肠癌、结肠癌发病早期症状往往只是单纯便血,所以提醒有便血症状的患者,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,做到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。

上一条 下一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