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谢信
来源:肾内科患者王玉兰全体家属

发布时间: 浏览:1248

我们是肾内科原22床患者王玉兰老人的家属,老人已于4天前离开了我们,刚刚入土为安,尽管我们还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与悲痛之中,却还有一种情感充盈在心中,那就是对贵院,特别是陈建华主任带领的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无限感激之情。

我们的母亲两年半前得了尿毒症,接受了贵院血液透析治疗.母亲身体本身羸弱又高度敏感多疑,“肾衰竭”无疑对她来讲是宣判了“死刑”,母亲恐惧不安,悲观厌世,变得越发的暴躁和挑剔。正是这时市贵院肾内科的医护人员共同给她编制了一个爱的“网”,她们用精湛的医术,娴熟的技术使我们的母亲逐渐摆脱了恐惧,她们用一声声“王姨”的亲切称呼和拉家常似的陪伴,让母亲逐渐接受与适应治疗,使身患重病的母亲生命得以延续。

不幸的是2016年9月23日母亲突然间左手与左胳膊不再听使唤,眼睛向上倾斜,被诊断为脑出血,紧急送入了重症监护室。在ICU里,医生全力救治,但母亲年事已高,病情复杂,脑部再次溢血,还出现了癫痫,多病齐发,每况愈下,母亲陷入了重度昏迷,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。而我们作为晚辈,十几个人只能在监护室外煎熬、徘徊,抓紧每天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,轮流看一眼母亲。我们无法接受也不敢相信母亲这样进入病房就出不来了的现实。

我们的母亲一生劳苦,养育了五个孩子,她特别喜欢热闹,他的身边几乎从未离开过孩子,她最害怕孤单。这样病情的发展,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,此时我们只有一个心愿:朝夕陪伴在母亲身边,是他在“最后一程”不孤单。让人感动的是ICU医务人员非常理解我们的心情,经与肾内科医务人员沟通母亲转入肾内科。

可是这种病情又有哪个科室愿意接纳她呢?几近山穷水尽之际,我们想到了两年来为母亲悉心治疗的肾内科医护人员,我们硬着头皮找到了肾内科陈建华主任,说明了家人的意愿,就是想最后陪伴母亲走完这一生,哪怕是一天或者一个小时。没想到陈建华主任竟然同意了,将病情危重、朝不保夕的母亲转入了肾内科,这样的决定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我们再侍奉老人几天的心愿。

令人万分惊喜的是,在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殚精竭虑和悉心关爱之下,竟然又让我们陪伴母亲116天。这期间肾内科从陈建华主任到孔红军、焦秀华副主任,从主治医师到其他医生,从普通病房到透析室,从护士长到护士,她们不仅有精湛的医术,亦有高尚的医德,更有与病人家属感同身受的情感关切。只要有一丝希望,甚至是生命终结,她们都给患者以最大的尊重。虽然经历了肺部感染、高烧不退、便血、呼吸阻滞、休克、心脏复苏等危重情况,母亲却一次又一次的被医生从死神手中夺回来,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。是医院在母亲人生的最后时刻,让她享受到了温暖的关爱,母亲最后走的时候很安详,她一定是知足的。母亲走的时候很平静,她一定是带着感激之情去了天堂。

尊敬的院长,我们全家人带着感激之情向您倾诉,这也是我们母亲的心愿。这116天的陪伴与侍奉,于我们晚辈而言完成了尽孝送终的心愿,同时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母亲患重病是不幸的,但她幸运的是遇见了最好的医生,最好的护士,最好的治疗,最好的护理。虽天不假年,但在母亲人生最后时光里,仍然保有了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质量。在此再次感谢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,无论是周末、国庆、元旦、还是大年三十,我们都能看到陈建华主任出入各个

病房忙碌的身影。谦谦君子、平易随和、德才并重,他所带领的肾内科团队爱岗敬业、大爱无私,无论是每天例行的早会还是日常工作学习,他们都严谨、自觉、自律,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这些都将化作我们前行的动力,爱自己的岗位,敬自己的职业。以此表达对贵院的感激之情,同时还要感谢贵院培养出肾内科这样专业、负责、团结的医疗团队。他们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“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”的理念。

我们相信,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,承德市中心医院一定能够蒸蒸日上,造福一方百姓!

最后衷心祝愿医院的全体医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,阖家幸福!

肾内科患者王玉兰全体家属:李晓军 李小明 李秀云 李晓红 李秀芬 杜林艳 郑中岸 赵俊庭 崔瑞泉 王旭明 李喆 李思慧 赵梦礼 崔博男 田奇

上一条 下一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