倡导健康生活 积极防治糖尿病
来源:内分泌科 作者:郝凤杰 翟铁 王晓军 田雪品 张艳秋 

发布时间: 浏览:1077

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慢性疾病,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0.9%。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个要点分别为:饮食治疗、体育锻炼、血糖监测、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。11月14日是第12个“联合国糖尿病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:家庭与糖尿病,旨在引起公众对家庭在糖尿病预防、管理和照顾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关注。

警惕餐前低血糖

餐前血糖超标很可能是得了糖尿病,这很多人都知道,可餐前低血糖竟然也会和糖尿病扯上关系,恐怕就并非人人都了解了。餐前低血糖往往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临床表现。很多患者由于没想到低血糖也会是糖尿病的症状,以致对于餐前低血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,延误了诊治。

餐前低血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模式紊乱所致。患者由于时常出现低血糖现象,所以从来不会怀疑自己是糖尿病,反而会以为是自己没吃饱,而去进食更多的高脂肪/高热量的食物,甚至有的病人一天会加餐很多次,睡前也会加餐,而这么做往往会加重血糖的异常。

为什么低血糖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?这种患者其实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,而是胰岛素分泌的模式乱了套。例如正常人在早上7点左右进食早餐,那么一般来说,血糖高峰会在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到来,而胰岛素分泌的高峰也出现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,以此帮助我们降低血糖。而出现了胰岛素分泌紊乱的人,其进食后胰岛素分泌的时间可能延后,例如推迟三四个小时,而上午11时左右恰好又是进食下一餐之前的时间,这样一来就会出现餐前低血糖的现象。通俗地讲,就是身体需要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的时候,胰岛素没有及时分泌;而当血糖已经降低时,胰岛素又来捣乱了,这种现象就是糖尿病的信号。所以当大家出现餐前低血糖的时候,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该吃饭了,而是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,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疗。

血糖监测好处多

心中有底——全面了解病情 人体的血糖会受饮食、运动、药物及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一天24小时都在不停变化。若只是偶尔测一次血糖,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,无法全面掌握血糖的真正底细。

判断有据——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次的血糖高低有时难以判断真实的病情,比如出现空腹高血糖,这可能是“苏木杰”反应,也可能是“黎明”现象导致的,这两者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,需通过睡前血糖及凌晨3点的血糖才能鉴别原因。

吃得适量——让饮食有更多的选择 葡萄能吃吗?螃蟹能吃吗……面对美食,糖友总是各种纠结。其实只要少量尝试并做好血糖监测,摸清不同食物对血糖波动的影响,您会发现很多美食都可以好好品尝,只要吃的适量就可以。

动得开心——让运动持之以恒 运动降糖是一把双刃剑,运动得当有助于控制血糖,但运动不当不仅没有效果,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等危害。运动有没有过量?运动多久合适?这次运动降糖效果如何……只要运动前、后监测一下血糖,便可直观地看到运动带来的血糖变化,帮助您及时调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。

识别危机——避免低血糖等意外 实时血糖监测能帮助预防、识别许多危机时刻。在生活中感觉不适时,应马上测一下血糖,低血糖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,血糖过高有可能是酮症酸中毒,应迅速就医治疗。

扑灭“火苗”——有效预防并发症 对于糖友来说,最可怕的就是并发症,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最重要前提就是自我血糖监测。它能在日常生活中及早发现自身血糖的异常,及时纠正,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。

胰岛素注射知多少

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应用胰岛素? 1型糖尿病患者;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,当空腹血糖大于11.1mmol/L或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.0%时,需应用胰岛素。此外,已经诊断糖尿病,但应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,糖化血红蛋白仍大于7.0%者;急性并发(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综合征);严重慢性并发症;合并重症疾病;围手术期;妊娠和分娩,均需启动胰岛素治疗。

应用胰岛素后还能停吗? 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,需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,不能停用;部分2型糖尿病病程长,胰岛β细胞功能差,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效果差,也需长期应用胰岛素;严重肝肾功能损伤,不能应用口服药物时,需应用胰岛素(但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后,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尚好,可转化为口服药物治疗)。除以上因素,应用胰岛素后可停用,不会产生依赖性。

注射胰岛素后还需要口服降糖药物吗?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,胰岛素为补充不足,如需改善抵抗仍需要联合口服降糖药物,且单纯应用胰岛素会导致体重增加,所以需要联合口服降糖药物。

胰岛素如何储存? 未开装的笔芯存放于冰箱中,温度为 2℃—8℃保鲜环境,冷冻后会导致胰岛素变性,不可再使用。如果为安装在胰岛素笔中的胰岛素,可常温保存。

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有哪些? 不同部位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不同(避免肌肉注射),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(腹部>手臂 >臀部 >大腿),不同部位疼痛阈值不同(腹部疼痛显著低于大腿疼痛)。

注射前如何充分排气? 方法是针尖朝上,轻轻推动注射键,直到有一滴饱满的药液挂在针尖上。如果排气不充分,会导致注射药量不准,影响血糖达标。另外,需正确选择注射用针头和进针角度。目前广泛使用的4毫米超细超短型针头,注射时无需捏起皮肤,但要垂直注射。并且注射针头要一次一换,不可重复使用,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和堵塞,不仅增加疼痛感,导致皮下脂肪增生、形成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,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和断针等。注射完毕后应立即取下针头,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药液外溢。

糖友怎样吃更健康

首先,要确定自己的每日进食总热量,根据体重及活动强度等因素计算,方法比较复杂,应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确定自己的每日总热量,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,然后把全天的总热量按食物种类合理分配,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60%,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5%,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5%。还要合理分配一日三餐,早餐占总热量的1/5,午餐占总热量的2/5,晚餐占总热量的2/5。

其次,要多食用一些具有降糖、降脂、通便等作用的高纤维食物,如:豆类、苦荞麦、高粱米、莜麦、稻米、小麦、黑米、玉米和绿叶青菜、水果等。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吃少量水果,最好选择含糖分少的水果,如草莓、杨梅、杨桃、白兰瓜、西瓜、哈密瓜等。所吃水果的热量要计算在总热量内,且应在两餐之间,以免餐后血糖进一步升高。一些干果类食物,如花生、瓜子、核桃、松子、杏仁、葵花籽等,含热量高,可增加体重,也可使血脂和血糖升高,所以不能随便食用。 

再次,在烹调方法上要多采用蒸、煮、烤、凉拌等方法,避免食用油炸的食品。宜适量食用植物油,如菜油、豆油、葵花籽油、玉米油、橄榄油、芝麻油、色拉油等,忌食动物油、猪皮、鸡皮、鸭皮、奶油。

此外,糖尿病患者还应低盐饮食。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和肾病,食盐过多可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,还会增加肠道吸收糖,所以每日盐摄入不宜超过6g。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每日盐摄入不宜超过3g。

运动治疗是良方

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,有效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、减轻体重、高生活质量。

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该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进行,运动前进行脏器功能的评估是必要的,可量身制定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运动,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。

最佳运动时间是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,此时运动既可降低餐后血糖,又能避免低血糖发生。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,如果1周中有5天运动,每天至少需运动半小时。

如无禁忌,一般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运动时最大心率为170-年龄,运动强度以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宜。每周最好做2次阻抗运动,锻炼肌肉力量和耐量,2次阻抗运动间隔需48小时以上。

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快走、打太极拳、骑车、打球、跳舞、有氧健身操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项目的选择需结合年龄、病情及身体的承受能力,定期评估,适时调整。

运动需长期坚持,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,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,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,增加运动,减少静坐,把运动当成乐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。

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,运动量过大时应调整饮食及药物,避免发生低血糖。

当空腹血糖>16.7mmol/L,或血糖波动较大、反复低血糖、有急性并发症(如酮症酸中毒)、合并急性感染、严重视网膜病变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、严重肾病等情况下不宜运动,待病情平稳后可逐步恢复运动。

上一条 下一条